孙聪院士告诉你, 3D打印技术对飞机制造有多重要

在近日央视《开讲啦》栏目中,孙聪院士的一段话让人震惊:

过去一个钛合金航空异型件,100公斤的材料,抠到最后,只有5公斤是有用的,95公斤都是铁屑扔掉了;而采用3D打印增材技术,可能只要6公斤,稍微一切削就可以使用了。

100公斤只有5公斤真正有用,95公斤都是铁屑扔掉了

不得不得说,这种传统的制造方式真是惊人的浪费啊!!!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传统制造方式不仅仅是浪费材料的问题,制造成本更是高得出奇。

孙聪院士的这句话更让人震惊:我们飞机上用的钛合金型材,全机加起来20公斤,却需要投资5个亿的拉伸机,才能把这个型材拽出来。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以上完整视频请搜索央视网《开讲啦》20170527期,主讲人:孙聪院士。

还好,近年来,在我国新型飞机研制过程中,3D打印低成本制造技术成为了新手段。

据孙聪院士介绍,对钛合金异型结构件,就是没有规律和形状的结构件,3D打印技术做起来非常简捷,而且非常快速。

其实在此前的央视采访中,孙聪院士也对3D打印在战斗机上的应用情况进行过具体介绍:在起落架上,之前需要螺钉进行连接的两个或者多个部件,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一次成型;保证足够强度的同时,既减轻了重量,还降低了加工难度。此前需要焊接才能完成的三通管路,通过3D打印技术能够直接制造出一体结构,省去了之前焊接的流程,提高了成品化率。孙聪院干对于3D打印在新机上的应运,只是举了两个具体的例子,其实,3D打印对飞机结构的减重起着巨大的作用,中国现有的3D打印技术已经可以打印飞机的一些承力框部件、飞机用钛合金、航空发动机重要部件过渡锻等。西北工业大学黄卫东教授带领的金属3D打印创新创业团队,已经可以打印出C919大飞机钛合金结构件,在我国新型战机上的应用自然少不了3D打印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零件构造越来越复杂,力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重量却要求越来越轻,通过传统工艺很难制造。而3D打印则可以满足这些需求。

据悉,中航集团沈阳所利用国内结构设计新技术、新型结构材料和新工艺将苏-27改进为歼-11B并装备部队,该机实现成吨减重,飞机结构强度和推重比明显提高。这里面,3D打印技术功不可没。(大鱼号-东方新军事)

孙聪院士个人简介

孙聪(航空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

1961年2月出生,中国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中国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副所长。第二届沈阳市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2015年12月7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83年7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9年12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专业硕士毕业(北航在读博士生)。

长期奋战在战斗机设计和试制一线,先后担任了歼15舰载机等多种型号总设计师。他带领研制团队持之以恒地进行技术创新,坚持不懈地攻坚克难,在多型装备研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军作用。

还先后参加了火-飞-推综合设计、先进航空电子综合化系统构型、飞机总体综合设计、隐身技术等预研及重大型号与课题的研究,在飞机总体设计工作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逐步成为该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专家。特别是在研究所航空电子综合化专业的组建、歼八Ⅱ型飞机、歼八Ⅱ M型飞机及高新工程研制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