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尅戎院士:从蝌蚪变青蛙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

1975年,戴尅戎调至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工作,当时九院还没有独立的骨科。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他和同事用5年的时间建立了独立的骨科并担任负责人;1985年,他被正式任命为骨科主任,同年成立当时全国医院中的第一个骨科生物力学研究室。“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我都在九院。”戴尅戎院士说,“这四十年可以划分为四个‘十年’,我和我的团队,一起走过了开放、创新、国际化和转化的四十年。”

戴尅戎院士向学生讲解病例


戴院士用“开放”来概括第一个“十年”。他以开放的思路来发展骨科,倡导医工结合。在他的带领下,九院骨科从建科开始就争取将实验室与病房安排在相邻的位置,并保持1-2名工程师的配备。医生们手术结束后习惯于在实验室边用餐边“聊天”,开展“头脑风暴”,一项项奇思妙想的研究方案也就应运而生。他们最早获得了中国人的步态与平衡功能数据,创用了以三枚螺纹钉取代单根钢钉治疗股骨颈和粗隆间骨折。改革开放后国内相继出版了一批新的权威学术杂志,其中《中华骨科杂志》《中国生物学工程杂志》和《生物力学杂志》的创刊号上,都分别刊载了戴尅戎团队的研究成果。

戴尅戎院士手持一件病变髋骨模型站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第二个“十年”的关键词是“创新”。戴院士觉得,发展骨科必须要走科研与临床结合的道路,要创新。他倡导 “医工结合”,致力培养临床和科研两栖型人才。1981年,戴尅戎与上海钢铁研究所和上海第六手术器械厂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用形状记忆合金制作出了神奇的“加压骑缝钉”, 这一发明解决了关节骨折治疗的一大难题。他也成为国际上第一个将形状记忆合金创造性应用于人体内部的骨科医生,国外的一些医学家赞誉这是一枚魔术般的钉子。随后他又发明了形状记忆环抱器和双杯型髋假体。1990年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国际形状记忆合金医学应用会议上,他被授予奠基人金杯奖。并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和上海市首届发明家称号。

戴尅戎院士在名古屋召开的形状记忆合金医学应用国际会议上获奠基人金杯

戴院士把第三个“十年”总结为“走向国际”。从1984年起,他即与海峡两岸三地和美国的华裔学者筹划建立世界华人学术组织,并取名世界华裔骨科学会,最终于1994年在香港正式成立。戴尅戎于1997至2000年任主席,并积极参与学会工作至今。1999年,他又与澳大利亚、韩国、印度、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越南等国的学者组建了亚洲太平洋人工关节学会,从2000年起任第二届会长,并从2002年至2014年担任该学会的常务秘书长达13年,在上海设立了常务秘书处。1997年起,他出任国际上影响巨大的国际骨折内固定学会理事,并于2001-2009年担任中国分会首届主席。2002-2011年,他出任国际多学科生物材料研究会副会长。十年中,和国内一些骨科前辈一起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为我国骨科走向国际作出了贡献。



戴尅戎院士接受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通信院士证书



戴尅戎院士在第十一届COA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

目光转向最新的“十年”,戴尅戎院士又带头走上了“转化”之路,开创“医工产结合”模式,推动从研究室到病床的医学模式。2007年起,以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上海院士中心和九院作为主办单位,戴尅戎和当年的中国骨科学会主任委员担任共同主席,每年一届连续举办了12届国际骨科前沿技术与临床转化学术会议。2011年6月,没有新闻发布会,没有挂牌仪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转化研究基地低调成立,戴院士出任基地主任。基地最近推行的一个项目,是资助交大多个院所与附属医院合作的“滚雪球”项目,共16项。2013年,戴院士组建了上海九院3D打印技术临床转化研发中心,2016年升格为上海交大3D打印技术创新研究中心,2017年,与全国近20家医院签约成立了分中心,进一步推动3D打印技术的医学应用。


戴尅戎院士主讲《精准医疗——开启医学发展的新空间》

回溯过去,九院骨科虽然起步较晚,却能后来居上,靠的就是大胆创新、不忘转化。2017年在纪念上海市医学会百年华诞的大会上,戴尅戎被授予上海医学发展终身成就奖。2018年,他又被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授予终身成就奖。戴院士深有感触地说,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我国的医学科学和医务人员迅速成长,他所在科室也成长了,准确地说,是成熟了。他不无自豪地说:“这四十年,我们不是从小蝌蚪变成大蝌蚪,而是蝌蚪变青蛙!”


来源: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作者:九轩   摄影:舒伟伦  图片提供:水汶